Building & Decoration Expo 2023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2025年4月15日,被誉为中国外贸“风向标”的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展馆盛大开幕。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盛会,本届展会延续“三期分展”模式,从4月15日至5月5日依次聚焦不同主题。其中,第一期(4月15日-19日)特别聚焦五金工具及照明产品,成为观察外贸趋势的重要窗口。
本次广交会五金工具展区规模空前,展区面积达10.27万平方米,设有5078个展位,吸引超过2800家线下参展企业。各家企业携最新智能产品亮相,从轻便化的碳纤维工具到智能化的AI诊断设备,这些产品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细节,成为便捷、舒适现代生活的坚实后盾。从五金工具展区的智能产品布局,可以窥见中国外贸的新方向——在“关税大棒”压力下,中国外贸正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突破口,持续赢得全球市场的信任与青睐。
美国关税大棒下,
中国外贸为何仍是全球焦点?
2025年4月,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累积加征145%关税,这场贸易战的火药味尚未散去,第137届广交会开展首日却以超70%的“一带一路”采购商占比、超6.4万境外客商到会的盛况,再次证明中国外贸的全球吸引力。面对关税壁垒与地缘政治压力,中国制造为何能逆势突围?广交会这一“外贸风向标”揭示的答案,或许藏在市场重构、技术革新与供应链韧性之中。
全球采购格局突变
“一带一路”成新增长引擎”
本届广交会最显著的特征是采购商结构的深度调整。据统计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采购商占比突破70%,中东、东南亚、南美等新兴市场客商数量同比激增40%,而欧美客户比例则较往届下降近15%。这一变化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趋势——在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压力下,中国企业正加速开拓多元市场,而新兴经济体对基建、工业化升级的需求则为中国五金工具出口提供了新机遇。
例如,沙特、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正大力推进“智慧城市”建设,对智能化电动工具、高精度测量仪器需求旺盛;东南亚、非洲市场的工业化进程则催生了大量轻便化、高性价比工具的订单。广交会现场,一家浙江五金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欧美市场订单转向越南、墨西哥等第三方代工,但新兴市场的直接采购量反而填补了缺口。”
产品创新破局
轻量化、智能化成出口关键词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、腾讯新闻网
在广交会五金工具展区,“科技感”成为主旋律。传统工具与物联网、AI技术的融合,让中国制造从“价格竞争”转向“技术领跑”:
1
轻量化设计
碳纤维材质电钻、折叠式锂电工具等产品重量减少30%,便携性大幅提升,尤其受到东南亚小型工程承包商青睐;
2
智能升级
内置传感器的扳手可实时监测扭矩数据,AI诊断设备能自动识别机械故障,物联网平台实现工具远程管理,吸引中东高端买家;
3
绿色转型
太阳能驱动工具、可回收材料包装成为采购商关注焦点,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。
“海外客户不再只问价格,而是追问技术参数和专利情况。”一位广东参展商透露,智能化产品溢价空间可达传统工具的2-3倍,成为利润增长主力。
建材出海新机遇
BDExpo助您抢占中东与南美市场先机
2025阿联酋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6月11-13日/12月17-19日
阿联酋·迪拜世贸中心
2025巴西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9月16-18日
巴西·圣保罗会展中心
2025沙特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12月22-24日
沙特·利雅得前沿会展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