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ilding & Decoration Expo 2023
#1
特朗普关税加码与东南亚市场的崛起
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越南商品加征46%的高额关税,这一税率甚至超过了对中国34%的关税水平。此举标志着美国对“中国+1”供应链模式的全面围堵,即通过打击东南亚转口贸易,遏制中国商品绕道出口美国。然而,这一政策意外推动了中国建材企业的出口转向——东南亚市场,尤其是越南,成为新的热点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达5865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其中越南以1618亿美元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出口市场。中国建材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越南,既因当地基建需求旺盛,也因其作为转口枢纽的潜力。
#2
越南的“以退为进”:关税博弈与战略意图
面对美国关税重压,越南领导人苏林迅速提出“取消所有对美进口关税”的示好方案,并承诺扩大美国能源、航空产品进口。表面看似妥协,实则暗藏深意:
1.转口利润的野心
越南试图利用中美博弈,将自身打造为“转口枢纽”。通过承接中国转移的产能(如建材加工),贴牌出口至美国,赚取中间环节利润。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1366亿美元中,约30%为中国商品经越南转口。
2.供应链话语权的争夺
越南通过RCEP框架深化与中国的区域合作,降低关税壁垒,吸引更多中资企业设厂。例如,中越铁路加速推进,越南主动为中国C919大飞机开放市场,均显示其试图绑定中国产业链以增强议价能力。
#3
越南“算盘”的致命弱点:中国供应链依赖与双重风险
1.原材料与零部件的中国依赖
越南制造业约60%的中间品需从中国进口,建材行业尤其依赖中国的水泥熟料、玻璃原片等基础材料。若中美冲突导致供应链中断,越南本土产能将面临“无米之炊”。
2.双重市场挤压
美国要求越南“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绑定”并开放关键行业,而中国则通过RCEP巩固区域产业链。越南若过度倒向美国,可能失去中国技术支持;若维持现状,则需承受美国关税持续施压。
#4
中国建材企业的破局之道:深耕东南亚与供应链重塑
面对变局,中国建材企业采取多维度应对:
1.借力RCEP深化区域布局
通过东盟自贸协定降低出口成本,在越南、柬埔寨等地建设本土化生产线。例如,某水泥企业在越南广宁省投资5亿美元建设智能化工厂,直接对接当地基建项目。
2.技术升级对冲关税风险
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,如绿色建材、装配式建筑组件,减少对传统低端产品的依赖。中国建材集团在越南推广光伏一体化建筑技术,成功规避美国关税限制。
3.多元化市场布局
部分企业转向非洲、南美等新兴市场,同时利用中欧班列开辟欧洲新通道,降低对东南亚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#5
结论:越南的“枢纽梦”与中美博弈的长期性
距离越南展开展
剩余
28天
2025年5月14-16日
西贡会展中心
第四届越南BDE建材家装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