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0日,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累计高达125%的关税,这一“史上最激进”的贸易政策不仅重创中美贸易关系,更迫使中国出口企业加速调整全球布局。根据最新调研数据显示,中国建材企业的出口战略已显著转向南美及中东市场,其中迪拜、巴西、沙特等地的市场开发意愿度在4月同比激增,远超传统欧美市场。这一转变既是应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无奈之举,也是中国企业主动拥抱全球化新格局的战略选择。
一、关税高压下的“生存突围”:
中国建材出口被迫转向
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以“贸易逆差占比”为计算依据,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叠加此前301条款等关税后,部分行业总税率突破125%。以建材行业为例,美国市场的直接出口成本激增,导致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骤降。例如,某建材企业负责人透露,其出口美国的建材产品零售价需上涨40%以上,订单流失率高达30%。
与此同时,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同步加征关税(越南46%、泰国36%等),封堵了此前中国企业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路径。双重夹击下,建材企业不得不放弃“迂回战术”,转向需求旺盛且关税壁垒较低的新兴市场。
二、中东崛起:
政策红利与战略通道的双重引力
中东正凭借独特优势成为中国建材出口的新枢纽:
1.关税豁免红利
阿联酋、沙特未被纳入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清单,且通过海湾合作委员会(GCC)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,对美出口税率普遍低于5%。
2.基建需求爆发
沙特“2030愿景”计划斥资5000亿美元建设NEOM未来城,规划中的“欧亚非超级走廊”将整合港口、铁路与数字基建,形成48小时物流网络,建材需求激增。中国建材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,已占据中东建材进口份额的35%以上。
3.产业协同深化
中国与中东合作从能源贸易转向全产业链整合,例如隆基绿能在阿联酋投建全球首个零碳光伏产业园,带动光伏建材出口。2024年中国对中东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7%,沙特、阿联酋占68%,新能源与基建领域成为核心赛道。
三、南美潜力:
资源互补与市场扩容的双轮驱动
南美市场虽未直接受美国关税冲击,但其地缘独立性、资源禀赋与中国产能形成互补:
1.基建缺口庞大
巴西、阿根廷等国城市化率不足80%,公路、住房等基建需求旺盛;巴西政府近期启动的“国家重建计划”中,水泥、钢材等建材缺口达20%,而中国产能过剩的玻璃、陶瓷等产品恰好填补这一空白。
2.政策合作升温
中国与南美多国签署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协议,智利、秘鲁等国的铜矿资源与中国建材产能形成产业链协同;
3.贸易便利化提升
中拉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布局,2024年中国对拉美建材出口同比增长18%,远超欧美市场增速
某建材企业高管表示:“南美客户对性价比敏感,中国产品在价格与交付周期上具备压倒性优势。”
四、企业调研:
4月南美、中东开发意愿激增
针对100家中国建材出口企业的调研显示(2025年4月):
72%的企业计划未来3年重点拓展中东市场,主因包括政策稳定性(65%)、基建需求(58%)及关税优势(52%);
68%的企业将南美列为优先级,看重其市场增量空间(61%)与资源协同效应(49%);
仅15%的企业仍考虑欧美市场,主要集中于高端定制化产品领域。
某陶瓷出口企业负责人坦言:“东南亚工厂订单锐减,中东客户主动询价量同比翻倍,南美代理商合作意愿强烈,我们必须快速调整布局。”
五、企业应对策略:
从“被动避险”到“主动深耕”
1.供应链本地化:缩短交付周期
为应对长途运输成本,头部企业如东方雨虹、海螺水泥等已在沙特设立分厂,利用当地廉价能源生产水泥制品,成本较国内出口降低18%。
2.数字化营销与定制化服务
针对南美客户偏好,企业通过B2B平台精准推送产品参数,并提供“设计—生产—安装”一体化服务。例如,某陶瓷企业为巴西客户开发防潮釉面砖,订单量同比增长200%。
3.政策协同与金融工具创新
借助中国—阿联酋产能合作基金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渠道,企业获得低息贷款和汇率避险支持,缓解资金压力。
结语
特朗普关税政策无意间推动了中国建材行业的全球化升级——中东与南美不仅是产能转移的目的地,更是技术、资本与规则输出的试验场。当美国筑起关税高墙时,中国企业正通过新兴市场的深度整合,重塑全球产业链话语权。未来,这一转向或将催生更多“中国标准”主导的区域贸易生态,为全球化注入新动能。
建材出海新机遇
BDExpo助您抢占中东与南美市场先机
2025阿联酋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6月11-13日/12月17-19日
阿联酋·迪拜世贸中心
2025巴西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9月16-18日
巴西·圣保罗会展中心
2025沙特BDE建材装饰展
2025年12月22-24日
沙特·利雅得前沿会展中心